|
8 \ Z& n* ~; z7 q; ?3 { ‘五一’后,因桐籽结束,厂家出于成本及获利的考虑,掀起了一波‘回归价值’的讨论和行动。报价的提高和惜售心理的加重,确实带来了更多的询价和一定量的成交(若不是厂家惜售的原因,相信应该能看见更大量的成交),而且成交价格也确实比4月下旬上升了约500元/吨。习惯了近年来原材料价格暴涨暴跌的用户,对于近期桐油价格相对温和的上调,基本上能够理解和平静地对待。因为一部分用户在这一波行情到来之前就有预见性地做了一些准备,即便是没有准备的用户,看到桐油价格从近年来的低位出现温和的反弹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惊讶和慌乱。相比厂家在面对低位徘徊的市场时所出现的恐慌,用户的表现要成熟得多。
1 h/ r1 x* L1 {# A2 D$ H: i8 a, ]. q
至于油市后期走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d4 }6 q/ Y8 x0 }
1.产量。今年是南增北减。在去年(减产)产量的基数上,广西和贵州约增60%,其它产区均减产50%-70%,总产量约增10-15%。8 j; m" B: p; p, ?- ]
2.用量。从用油行业的情况(尤其是国内市场)看,今年与去年相比,用量上将增10-15%。
, P+ z" j; V$ u4 m3.供求平衡。单就产量和用量来看,去年因为高价位,尽管减产还是实现了供求基本平衡。而今年是用油行业普遍景气度比去年高,因此尽管增产,供求还将基本平衡,而目前却是低价位。! a4 A/ ~" g P7 h% l# v( c
4.资金面。目前的价位约为去年同期价位的60%,因此,即使没有经销商的积极参与,厂家并无资金压力。
* q& U6 l X0 f5.厂家成本。目前的库存数量中约有20%以上的成本在8500元以上。这部分数量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在低位亏本销售(机率低),二是在9000元以上的价位解套(机率高)。
' v, e* l$ p" s$ V6.厂家心理。成本控制良好的厂家,基本无心理压力;而成本明显偏高的厂家,铁了心要熬到翻身之日者也不乏其人。, Y: y( h# U' [- P0 U# `' D
7.自然规律。广西和贵州今年桐树的挂果量至少比去年少30%,其它产区的情况有待观察。# u0 ]" g7 M& i. R! n( \0 }( B2 @
8.风险度。市场处于近年来的低位,使得厂家的风险度也是近年来最低的。
* u# H2 P+ a- l* C. u
" w: U4 {1 z" x* e5 S" ^ [B]综上所述,若无意外情况的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或金融危机),油市在新产季到来之前应该是稳步向好。预计油价上升到9000元/吨以上价位的机率很高,但要突破10000元/吨的价位有一定阻力(不是不可能,关键看厂家的心理和市场的反应)。今年的库存数量主要集中在厂家的手中,因此桐油的后期走势,很大程度将取决于厂家的心理和表现。[/B]
7 s+ R% p @0 Z
3 H' P1 [+ o3 J 当然,在此过程中,下述一些人为因素的出现将不可避免地对油市产生振荡性的影响。" ?% O4 r& C S2 M! F- y2 Q
1.严重的惜售甚至是炒作) {4 j/ [0 D( y) z7 x8 h6 S
不排除这种状况的发生,厂家迫切的获利心理,经销商的积极参与,甚至是游资的介入等,都会使价格在短期内快速攀升。
4 Y2 r0 r" ]) q2 |2.厂家的严重恐慌
+ r. C4 k7 E; [! k7 K- T9 G机率虽小,但不排除。市场上时常会有一些利空或人为打压市场的信息,关键还是在厂家的心态。这一点在今年前期的油市里表现尤为突出,可以说“低价是厂家自己卖出来的,而不是用户逼出来的。”
6 A% f8 z6 e) C1 n; T* R* m& p6 v
6 M! e9 z7 X# q* t4 u+ y3 n/ V 油市有风险,请谨慎操作。" a# U% x4 q0 z8 p2 t: @+ ~+ @
# d* v1 _8 @4 E/ z5 P% V[B]注:本文所述价格均指产地交货含税价。[/B]
( \& l) o. E#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