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籽适应亚热带季风气候喜于沙土阳地,是保持沙士流失的最好树种之一.它又是橡胶不能取代的电子机电决缘材料之一等等一切证实:桐树不但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的宝树,全人类都有责任保护她.然而今年桐树面临着又一次灾难.其情况如下.4 H" G' ^- y6 j* ?% F1 A( Q# W( u
1.天灾:2005年元月致2月期间中国桐林大产区湖南.四川.湖北全境以及贵州部分产区两次受大雪和冰冻袭击使桐林受到灭顶之灾,被大雪和冰冻折断的.阳春间死亡的不计其数,经抽地调查平均减产50%.此数据并不是本人胡说,如果你没有进山查看也可以从各加工厂得到数据,只要你电话迅问加工厂,对比去年和今年的桐籽收购量和他们的生产量扣除籽农惜售因素不会达到去年一半的产量.全国几大产区只剩广西,听说广而增产,后经证实没有投破15%.1 z9 `1 n4 R/ N, U
2.人祸:由于沿海受台风影响,柑子欠收,北方果商全部进军南方,使得南方的柑类价格涨幅达100%,去年销售0.4致0.5元/市斤的柑子今年上门提货0.8元/市斤.一天,本人路过一村庄见到几名农户正在砍桐树,问其原因,回答说:"桐籽不值钱,1元1市斤每亩只收入300元,好地也不过500元,种桔子亩产差地也有2000斤以上.除了成本不会少于1000元的牧入,桐籽卖到2元也赶不上种桔子".
' Y% {' S5 V* x4 X 3.加工企的经济实力有限难以救市.2年的好行情不可能造出很多实力生产商,一些刚复元气的加工企业转了几百万就退了回去,敢问全国有千万流动资金的加工企业有几家,亿元户暂时可能找不出一家.进城卖水收废旧的资产上千万的到处都是,地处山区乡镇的桐油老板们包括经营几十年和几代相传的桐油世家又有几个能和城内小商户的资金相比,桐油老板们交的税多,名气很大,实际上与其它行业相比充其量农夫一个---贫穷.本人在网上看到高价进籽低价卖油,真是可笑,这可能是利用国宝几十年都不能脱贫的原因吧?/ E( c& }, V8 @
; l: B+ V1 @; A3 E' }
4. 桐油行情不稳加速籽农减少收入,加速减少籽农收入也就坚定籽农砍树的决心,如果有人提出发展桐林农民会认为他有神精病,政府官员和老板们不可能自己去种树吧?
) \- Y0 b* \9 V3 W3 o 7 A. z2 z% Y' M/ c. w
以上情况的出现已经对桐林构成灾难,为了保护桐林本人呼吁:首先政府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在减少桐油生产企业税费负担的同时从各方面支持扶持他们,在收购和销售通道上象"绿色通道一样"一路无阻.在资金上,财政及各种发展农村经济的专项款向他们有力度的注入,积极协调各金融部门向他们注入资金,乡镇无抵押以及城镇房产抵押不足的,政府要想办法为他们实行信用担保.其次各生产加工销售企业要保持顺价销售,稳步状大自身实力,
; k- c, c$ _( o" ^1 K. n自觉维护市场行情,从而使籽农有一个稳定经济收益,总之全社会都应该有保护桐林的责任.3 X6 f' v$ Z7 e4 [ O, W* L, J
; c" L2 x& v' C' J
% A+ x( i0 I) O4 L9 _- j @' [: R4 R& `4 [% o S" Z/ y
: p& M2 H6 H6 c: G! n; Q
7 m0 K0 n8 t; y" @* X6 q, S
$ |( F/ k3 e1 r7 V/ \ e7 c5 E- k1 \2 q, D7 E5 ?, Q; g6 P# s( b7 N
% ]0 |: K; q. Q$ {* {
7 j. h: r) U+ k; ?" _5 y
5 D- k& E1 K6 [- R
3 m4 A! j6 E( v+ h+ `
8 T9 u* i! o; F$ \( I$ U) i
/ }0 z; [4 p+ K( U! ?5 t6 ]! h+ m' J# @/ l, W' N8 s& w/ F T" N
3 x1 w. A* n& }. B# t6 j
6 ~ u& j8 |& u* ?1 _9 ?
5 ^! I# y. \* S- C* ~) B6 N- b# ~
# K6 ]! ]& k u: J8 N
) `" H) p( S! v/ n( f0 r[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1]
* X' C: q1 r, e6 k7 m+ j$ E4 \$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4 1:45:31编辑过]
' D v( a5 M3 m: B$ C z- Q+ Z* @ |
|